当前位置: 首页 > 调研卷

2023一2024 学年度上学期高三年级一调考试历史

时间:2023-12-20 09:39:11 调研卷

2023一2024 学年度上学期高三年级一调考试历史

高考的科目有英语、语文、数学、文综、理综等,是一次很好检验考生高三学生复习成果的考试,本期小编为大家整理了高考各科真题及答案解析,包括英语答案及试卷、语文答案及试卷、数学答案及试卷等。

18.阅读材料,完成下列要求。(22分)


image.png

(1)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,说明近代法国乡村共同体走向瓦解的原因。(6分)

 

 

(2)根据材料二,概括民国时期乡村建设运动的主要措施,并结合所学知识对该运动进行简要评价。(12分)

 

 

(3)根据材料一、二,概述你对乡村治理的认识。(4分)


19.阅读材料,完成下列要求(10分)

材料

下表是全面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创办的《新华日报》“七七”社论、代论(注:评论类型)的题目和正文中排名前五位高频词。

image.png

——摘编自范海龙《全面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宣传工作的国际视野及现实启示》

根据材料,首先选取其中的一个时段,并结合所学知识对该时段高频词的出现作出合理解释。(要求:时段明确,史论结合,解释合理。)(10分)

 

 

20.阅读材料,完成下列要求。(12分)

材料一

唐朝继承发展了历代粮食问题的思想和制度。前期沿用均田制并鼓励开荒,大部分皇帝都能做到“省徭赋,不夺其时”,建立太仓、常平仓等仓廪体系和相应的机构、法规,同时完善灾害救济和扶助。755年,户数由唐初200万增至近900万,扩大了兵源、劳役和税收来源。粮食价格长期稳定在较低水平。

——摘编自李维才《唐代粮食问题研究》

材料二

清代康乾以降,政府允许并鼓励从他国输入粮食,鸦片战争以前粮食进口数量较小,单向的粮食进口贸易主动权完全操于中国之手。近代以来,中国无力抵制洋粮进口,逐渐沦为粮食进口大国。国内粮食没有满足自给是多种因素合力作用的结果,其实质是中国经济乃至中国社会处于病态和衰败之中。

——摘编自徐畅《表象与事实:近代中国粮食供求平衡研究》

(1)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,概括唐朝粮食政策的特点及影响。(6分)

 

 

 

(2)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,分析近代粮食危机出现的原因。(6分)


2023一2024 学年度上学期高三年级一调考试历史