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试题语文
高三历次考试关注度都比较高,参考价值较大,为更好地帮助2023-2024学年高三师生有效提升各学科备考复习效率,了解各科考点,小编在下文整理了高三各科试题及答案汇总,供大家对照参考!
一、现代文阅读(36分)
(一)论述类文本阅读(本题共3小题,9分)
阅读下面的文字,完成1~3题。
1.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,正确的一项是(3分)
A. 陆机充分注意到了“物”的动态性,因此“物”能区别于前代而作为一种独立的观念存在,这是对儒家思想观念下的“物”的内涵的突破。
B. “物感说”是指人感于物而产生不同的情感体验,强调了艺术创作中物对人心的触发,“物感说”既属于美学范畴,又是文学理论。
C. 钟嵘对“物”的内涵的认识更加丰富,他认为个人的现实境遇,如悲欢离合等也属于“物”的范畴,因此在价值层面上要高于陆机的学说。
D. 陆机提出“诗缘情”观点,认为情感是文学创作的内在推动力,创作者注重个人的情志涵养,内心充满真挚的感情.就能写出震撼人心的佳作。
2.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,不正确的一项是(3分)
A. 文章开篇先总述“物感说”的重要性,接着从“物感”之“物”和“物感”之“情”的角度进行具体分析,论证思路清晰。
B. 文章第三段中引用陆机《文赋》中的话,并对其进行分析和阐述,强调了景物对人的感发作用,使论证更加充分。
C. 文章在论述陆机和钟嵘有关“物感说”的观点时,重点阐述了两人对“物”的不同理解,在逻辑上是并列的关系。
D. 文章结尾在阐述钟嵘的“怨”情时,与孔子的“怨”进行了比较,说明前者是哀怨之情的表达以及怨愤之情的书写。
3.根据原文内容,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(3分)
A. 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古典感物美学得到了充分发展,陆机的《文赋》与钟嵘的《诗品》标志着中国古典感物美学走向成熟与定型。
B. 南朝文学理论家刘勰在其著作《文心雕龙》中写道“春秋代序,阴阳惨舒,物色之动,心亦摇焉”,这可以作为“物感”的典型例证。
C. 《礼记•乐记》作为中国最早系统论述音乐美学的著作,指出“乐”产生于创作主体的心灵有感于“物”,是“物感”说最早的概念表述。
D. 钟嵘强调能触发人感情的社会生活在“物感”中的重要性,注重诗对于“怨”情的抒发,这与魏晋时期社会动荡不安有着密切关系。
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试题语文